摆渡人,一个心理咨询师,不过是局限在婚恋咨询了。酒吧+心理咨询,这就是跨界啊!可以再加互联网,跨到网上,估计会更有更多人受益。
从心理咨询专业角度来说,此片最专业的一句话就是“感同身受”,来访者饿时咨询师一起饿,来访者摸着冰时,咨询师也要摸着冰。这里是让咨询师从生理的角度和来访者一起感同身受,身必影响心。影片告诉我们的是“你他妈的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就给我闭嘴,别他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旁观者们总是在指点着当局者。聪明的旁观者总以为当局者是傻子,切不知未体验就给建议是多么盲目多么傻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仅仅适合在旁观者已经体验过当局者的体验才有效。
几个爱情故事治疗手法不一
故事一:结婚当天新浪逃走。新娘一直穿着婚纱,在用吃来渡过每一天。这里摆渡人运用“饿”,食物的需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第一层,爱的需求在第三层。在第三层发生问题时,用第一层来治疗。当一个人不能吃饱不能活下去时,爱的需求会减少(当然也有些人用这种方法是无效的)
让她闻而不能吃,香味来时,已转移了注意力,再不给她吃,把这种注意力持续了48小时。对于这里的时间,没有数据支持,但影片能用这种“声东击西”的方法已经很有创意。
故事二:一个黑老大的妹妹因为被抛弃而久不能振作。印象深刻的一个字“滚”,这让我想起在我的个案中孩子对妈妈说得话,一个“滚”字,是因心中已冰冷,心中若冷,你给她温暖,能否捂热?要看你的温度够不够,如果不够,就让她自己感受冷。缘分是冰,握一块冰在手心,握得越紧缘分走得越快。让他体验,而不是说道理。当冰在她手上变成水,当水一滴滴落下,有了释放。就像失恋的人去淋雨,雨从脸上落下有泪流的作用。一种象征性的泪水落下,也能起到疗愈作用。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治疗因子,就是哥哥也在抱着冰,这是哥哥在和她感同生受。哥哥没有说教,只是陪伴,这种感同身受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我能明白你的感受,我愿意陪你一起渡过难关。用亲情来击破爱情的缺陷。
故事三:歌手因为失恋一蹶不振
失恋之后的一蹶不振不是因为失恋,我们所有的看似外在的原因产生的后果,最终终其本质都是因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爱人离开产生的无力感是来自于自己对自己的不认可,因为自己不认可自己,需要恋人认可。恋人走了天就塌了。治疗师用的方法是重建自信,如何重建?找他最擅长的。当他在歌唱中找回自信时,他已不需要曾经的恋人。我们需要的每个人都是支撑我们站起来的人,他我建立自我,当自我已能独自站立,不需要任何人的目光注视。这就是一个吾性自足的人不需要爱情。因为他能够让自己美好的绽放,而不需要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才能美好。对于故事中电台主持人,那个暗恋歌手许久的女孩,她是怎么被治疗的?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我不是和她拼酒而是拼命”,一个人只要拼过命,就愿意安然的放下。拼命的这个过程对有的人来说比结果更重要。
故事四:最动人的故事“摆渡人”
缺什么补什么,他为何会成为摆渡人,因为他永远没有了明天,爱人已逝,永远活在了伤痛中。他只是一件遗物,爱人的遗物,遗物虽然是物品,但是有情感的,他的情感里都是伤痛。他在能用治疗别人的方法渡过余生,治疗别人的同时治疗自己。如果有一天,他能遇上一位比他伤的更深的来访者,他或许就可以释然,就可以拥有明天。
(作者:陈一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韦志中心理学网校心理咨询与心理成长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