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票房破50亿,夺得2019年国内电影票房冠军。从《大圣归来》到《哪咤》,再到《姜子牙》,光线传媒布局动画市场,注重影片质量,有眼光也有前途。
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之前定档元旦的《妙先生》就临时撤档,原因就是点映口碑较差。这让人对《姜子牙》的口碑又多了几分担忧。
从2019年电影票房看,国漫平均票房较低。冠军《哪咤》过50亿,亚军《熊出没》过7亿,第三《罗小黑》过3亿,剩下没有一部过亿。
《姜子牙》目前热度很高,首日票房有希望过2亿。最近宣传主打姜子牙与哪咤的互动,顺便也蹭了一把哪咤的热度,让更多观众对影片充满期待。当然最终成品如何,得大年初一才能揭晓。
到底去不去影院看《姜子牙》,根据口碑再做决定!
张艺谋从影40年,如何评价他的电影成就?
在中国电影史上,张艺谋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就像人们现在不断追忆拍出了《霸王别姬》的陈凯歌,拍出了《活着》的张艺谋也不断被人怀念。但其实张艺谋的成就远远不止于《活着》。
摄影出身的张艺谋,非常擅长用构图、色彩来表达电影语言,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比如他的第一部导演作品《红高粱》,除了红高粱,还有红盖头、红娇子、红鞋子、红窗花、红高粱酒、红炉火,以及最后日食时整片红色的世界,用浓烈鲜艳的红色,表达出西北人雄浑的热情与豪放。
这是他独特的风格,由此也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风气。
早期的张艺谋以执导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电影著称,《菊豆》、《秋菊打官司》、《活着》都以特殊年代为背景,甚至有一定政治意义在里面,但或许是对于制度和商业的妥协,张艺谋又转而拍起了商业片。
《英雄》被称为是中国商业片开山之作,上映2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5亿元人民币,这在2002年,是非常令人震惊的成绩。《英雄》也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里程碑,掀起了国内商业大片的革命。
虽然成绩亮眼,国内对于《英雄》却褒贬不一。从这部片子以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包括《山楂树之恋》的评价也不高,除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风光了一把,人们对他的电影才华已经产生了质疑。
但在国外,张艺谋的电影却一直得到很高的评价,除了奥斯卡金像奖三次被提名,他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三大电影节的奖都拿了。
张艺谋冲向国际的目标非常明确,甚至《金陵十三钗》就是冲着拿奥斯卡拍的,但讨好意图太明显,国内观众难免又是一顿冷嘲热讽。直到《长城》的出现,对于张艺谋的负面评价几乎达到顶峰。
张艺谋和陈凯歌一样,虽然都曾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还是难逃观众恶意的贬低与诋毁。似乎拍出了一部极好的片子,之后就一定要保持当时的水准,稍有不慎,就要把你拉下神坛再踩几脚。可是他们忘了,一部好片子的出现,不仅靠导演,还要天时地利人和。
而张艺谋,哪怕再也拍不出人人竖大拇指的片子,他也还是个电影大师。